琼海及奈物流有限公司

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

當前位置:首頁(yè) >> 儀器儀表資訊

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

【GB/T 5009.37—1996】
 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
  本標準規定了食用植物油衛生指標的分析方法。
  本標準適用于食用植物油衛生指標的分析。
  殘留溶劑的最低檢出量為0.1mg/kg。
  2 引用標準
  GB 2716 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
  GB/T 5009.11 食品中總砷的測定方法
  GB/T 5009.22 食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測定
  GB/T 5009.27 食品中苯并(a)芘的測定方法
  3 感官檢查
  3.1 色澤
  3.1.1 儀器
  燒杯:直徑50mm,杯高100mm。
  3.1.2 分析步驟
  將樣品混勻并過(guò)濾,然后倒入燒杯中,油層高度不得小于5mm,在室溫下先對著(zhù)自然光觀(guān)察,然后再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其反射光線(xiàn)觀(guān)察并按下列詞句記述:白色、灰白色、檸檬色、淡黃色、黃色、橙色、棕黃色、棕色、棕紅色、棕褐色等。
  3.2 氣味及滋味
  3.2.1 分析步驟
  將樣品倒入150mL燒杯中,置于水浴上,加熱至50℃,以玻璃棒迅速攪拌。嗅其氣味,并蘸取少許樣品,辨嘗其滋味,然后按正常、焦糊、酸敗、苦辣等詞句記述。
  4 理化檢驗
  4.1 酸價(jià)
  4.1.1 原理
  植物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用氫氧化鉀標準溶液滴定,每克植物油消耗氫氧化鉀的毫克數,稱(chēng)為酸價(jià)。
  4.1.2 試劑
  4.1.2.1 乙醚-乙醇混合液:按乙醚-乙醇(2+1)混合。用氫氧化鉀溶液(3g/L)中和至酚酞指示液呈中性。
  4.1.2.2 氫氧化鉀標準滴定溶液〔c(KOH)=0.05mol/L〕。
  4.1.2.3 酚酞指示液:10g/L乙醇溶液。
  4.1.3 分析步驟
  準確稱(chēng)取3.00~5.00g樣品,置于錐形瓶中,加入50mL中性乙醚-乙醇混合液,振搖使油溶解,必要時(shí)可置熱水中,溫熱促其溶解。冷至室溫,加入酚酞指示液2~3滴,以氫氧化鉀標準滴定溶液(0.05mol/L)滴定,至初現微紅色,且0.5min內不褪色為終點(diǎn)。
  4.1.4 計算
  

  式中:X1——樣品的酸價(jià);
  V1——樣品消耗氫氧化鉀標準滴定溶液體積,mL;
  c1——氫氧化鉀標準滴定的實(shí)際濃度,mol/L;
  m1——樣品質(zhì)量,g;
  56.11——與1.0mL氫氧化鉀標準滴定溶液[c(KOH)=1.000mol/L]相當的氫氧化鉀毫克數。
  結果的表述:報告算術(shù)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數。
  4.1.5 允許差
  相對相差≤10%。
  4.2 過(guò)氧化值
  4.2.1 原理
  油脂氧化過(guò)程中產(chǎn)生過(guò)氧化物,與碘化鉀作用,生成游離碘,以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,計算含量。
  4.2.2 試劑
  4.2.2.1 飽和碘化鉀溶液:稱(chēng)取14g碘化鉀,加10mL水溶解,必要時(shí)微熱使其溶解,冷卻后貯于棕色瓶中。
  4.2.2.2 三氯甲烷-冰乙酸混合液:量取40mL三氯甲烷,加60mL冰乙酸,混勻。
  4.2.2.3 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[c(Na2S2O3)=0.002mol/L]。
  4.2.2.4 淀粉指示劑(10g/L):稱(chēng)取可溶性淀粉0.5g,加少許水,調成糊狀,倒入50mL沸水中調勻,煮沸。臨用時(shí)現配。
  4.2.3 分析步驟
  稱(chēng)取2.00~3.00g混勻(必要時(shí)過(guò)濾)的樣品,置于250mL碘瓶中,加30mL三氯甲烷-冰乙酸混合液,使樣品完全溶解。加入1.00mL飽和碘化鉀溶液,緊密塞好瓶蓋,并輕輕振搖0.5min,然后在暗處放置3min。取出加100mL水,搖勻,立即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(0.002mol/L)滴定,至淡黃色時(shí),加1mL淀粉指示液,繼續滴定至藍色消失為終點(diǎn),取相同量三氯甲烷-冰乙酸溶液、碘化鉀溶液、水,按同一方法,做試劑空白試驗。
  4.2.4 計算
  
  式中:X2——樣品的過(guò)氧化值,g/100g;
  X3——樣品的過(guò)氧化值,meq/kg;
  V2——樣品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體積,mL;
  V3——試劑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體積,mL;
  c2——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的濃度,mol/L;
  m2——樣品質(zhì)量,g;
  0.1269——與1.00 mL硫代硫酸鈉標準滴定溶液[c(Na2S2O3)=1.000 mol/L]相當的碘的質(zhì)量,g;;
  78.8——換算因子。
  結果的表述:報告算術(shù)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數。
  4.2.5 允許差
  相對相差≤10%。
  4.3 羰基價(jià)
  4.3.1 原理
  羰基化合物和2,4-二硝基苯肼的反應產(chǎn)物,在堿性溶液中形成褐紅色或酒紅色,在440nm下,測定吸光度,計算羰基價(jià)。
  4.3.2 試劑
  4.3.2.1 精制乙醇:取1000mL無(wú)水乙醇,置于2000mL圓底燒瓶中,加入5g鋁粉、10g氫氧化鉀,接好標準磨口的回流冷凝管,水浴中加熱回流1h,然后用全玻璃蒸餾裝置,蒸餾收集餾液。
  4.3.2.2 精制苯:取500mL苯,置于1000mL分液漏斗中,加入50mL硫酸,小心振搖5min,開(kāi)始振搖時(shí)注意放氣。靜置分層,棄除硫酸層,再加50mL硫酸重復處理一次,將苯層移入另一分液漏斗,用水洗滌三次,然后經(jīng)無(wú)水硫酸鈉脫水,用全玻璃蒸餾裝置蒸餾收集餾液。
  4.3.2.3 2,4-二硝基苯肼溶液:稱(chēng)取50mg2,4-二硝基苯肼,溶于100mL精制苯中。
  4.3.2.4 三氯乙酸溶液:稱(chēng)取4.3g固體三氯乙酸,加100mL精制苯溶解。
  4.3.2.5 氫氧化鉀-乙醇溶液:稱(chēng)取4g氫氧化鉀,加100mL精制乙醇使其溶解,置冷暗處過(guò)夜,取上部澄清液使用。溶液變黃褐色則應重新配制。
  4.3.2.6 三苯膦溶液(0.5g/L):稱(chēng)取100mg的三苯膦用苯溶解后轉入2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。
  4.3.3 儀器
  分光光度計
  4.3.4 分析步驟
  稱(chēng)取約0.025~0.10g樣品,置于25mL具塞試管中,加入5mL三苯膦溶液(0.5g/L)(三苯膦還原氫過(guò)氧化物為非羰基化合物)溶解樣品,室溫暗處放置30min,再加3mL三氯乙酸溶液及5mL2,4-二硝基苯肼溶液,仔細振搖混勻,在60℃水浴中加熱30min,冷卻后,沿試管壁慢慢加入10mL氫氧化鉀-乙醇溶液,使成為二液層,塞好,劇烈振搖混勻,放置10min。以1cm比色杯,用不含三苯膦的試劑空白調節零點(diǎn),含三苯膦還原劑的試劑空白吸收作校正于波長(cháng)440nm處測吸光度。
  4.3.5 計算
  
  式中:X4——樣品的羰基價(jià),mmol/kg;
  A1——測定時(shí)樣液吸光度;
  m2——樣品質(zhì)量,g;
  V4——測定用樣品液的體積,mL;
  854——各種醛的毫摩爾數的平均值。
  結果的表述:報告算術(shù)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數。
  4.3.6 允許差
  相對相差≤5%。
  4.4 游離棉酚(本法適用于棉籽油)。
  4.4.1 紫外分光光度法
  4.4.1.1 原理
  樣品中游離棉酚經(jīng)用丙酮提取后,在378nm有最大吸收,其吸收值與棉酚量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,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。
  4.4.1.2 儀器。
  紫外分光光計。
  4.4.1.3 試劑
  4.4.1.3.1 丙酮(70%):將350mL丙酮加水稀釋至500mL。
  4.4.1.3.2 棉酚標準溶液:準確稱(chēng)取0.1g棉酚,置于100mL容量瓶中,加丙酮(70%)溶解并稀釋至刻度。此溶液每毫升相當于1mg棉酚。
  4.4.1.3.3 棉酚標準使用液:吸取棉酚標準溶液5.0mL,置于100mL容量瓶中,加丙酮(70%)稀釋至刻度。此溶液每毫升相當于50.0μg棉酚。
  4.4.1.4 分析步驟
  稱(chēng)取1.00g精制棉油或0.20g粗棉油,置于100mL具塞錐形瓶中,加入20.0mL丙酮(70%),并加入玻璃珠3~5粒,在電動(dòng)振蕩器上振蕩30min,然后在冰箱中放置過(guò)夜。取此提取液之上清液,過(guò)濾。
  吸取0,0.1,0.2,0.4,0.8,1.6,2.4mL棉酚標準使用液(相當于0,5,10,20,40,80,120μg棉酚),分別置于10mL具塞試管中。各加入丙酮(70%)至10mL,混勻,靜置10min。取濾液及標準液于1cm石英比色杯中,以丙酮(70%)調節零點(diǎn)于378nm波長(cháng)處,測吸光度,繪制標準曲線(xiàn)比較。
  4.4.1.5 計算
  
  式中:X5——樣品中游離棉酚的含量,g/100g;
  m3——測定用樣液中游離棉酚的質(zhì)量,μg;
  m4——樣品質(zhì)量,g。
  結果的表述:報告算術(shù)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數。
  4.4.1.6 允許差
  相對相差≤10%。
  4.4.2 苯胺法
  4.4.2.1 原理
  樣品中游離棉酚經(jīng)提取后,在乙醇溶液中與苯胺形成黃色化合物,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。
  4.4.2.2 試劑
  4.4.2.2.1 丙酮(70%):量取70mL丙酮,加水至100mL。
  4.4.2.2.2 乙醇(95%)。
  4.4.2.2.3 苯胺:應為無(wú)色或淡黃;若色深則重蒸餾。
  4.4.2.2.4 棉酚標準溶液:同4.4.1.3.2和4.4.1.3.3。
  4.4.2.3 分析步驟
  稱(chēng)取約1.00g樣品,置于150mL具塞錐形瓶中,加入20.0mL丙酮(70%),加入玻璃珠3~5粒,劇烈振搖1h,在冰箱中過(guò)夜,過(guò)濾,濾液備用。
  在兩支25mL具塞比色管中,各加入2.0mL上述濾液。以甲管為樣品管,乙管為對照管。另吸取0,0.10,0.20,0.40,0.80,1.00mL棉酚標準使用液(相當0,5,10,20,40,50μg棉酚)各兩份,分別置于甲、乙兩組25mL具塞比色管中,各管均加入丙酮(70%)至2mL,甲組標準管與樣品管甲管各加入3mL苯胺,在80℃水浴中加熱15min,取出冷至室溫,各加入乙醇至25mL;乙組標準管與樣品管乙管各加乙醇至25mL。兩組溶液在加乙醇后均放置15min,以甲組標準的零管為試劑空白,以乙組的零管為溶劑空白,用1cm比色杯,以各組標準零管調節零點(diǎn),在波長(cháng)445nm處,測定兩組的吸光度,以?xún)山M對應的吸光度之差,以及相應標準濃度繪制標準曲線(xiàn),以樣品管甲管與乙管的吸光度之差從標準曲線(xiàn)查出棉酚含量。
  4.4.2.4 計算
  
  式中:X6——樣品中游離棉酚的含量,g/100g;
  m5——測定用樣液中游離棉酚的質(zhì)量,μg;
  m6——樣品質(zhì)量,g。
  結果的表述:同4.4.1.5。
  4.4.2.5 允許差
  同4.4.1.6。
  4.5 砷
  按GB/T 5009.11操作。
  4.6 黃曲霉毒素B1
  按GB/T 5009.22操作。
  4.7 苯并(a)芘
  按GB/T 5009.27操作。
  4.8 殘留溶劑
  4.8.1 原理
  將植物油樣品放入密封的平衡瓶中,在一定溫度下,使殘留溶劑氣化達到平衡時(shí),取液上氣體注入氣相色譜中測定,與標準曲線(xiàn)比較定量。
  4.8.2 試劑
  4.8.2.1 N-N-二甲基乙酰胺(簡(jiǎn)稱(chēng)DMA):吸取1mL放入100~150mL頂空瓶中,在50℃放置0.5h,取液上氣0.1mL注入氣相色譜儀在0~4min內無(wú)干擾即可使用。如有干擾可用超聲波處理30min或通入氮氣用曝氣法蒸去干擾。
  4.8.2.2 六號溶劑標準溶液:稱(chēng)取洗凈干燥的具塞20~25mL氣化瓶的質(zhì)量為A,瓶中放入比氣化瓶體積少1mL的DMA密塞后稱(chēng)量為B,用1mL的注射器取約0.5mL六號溶劑標準通過(guò)塞注入瓶中(不要與溶液接觸),混勻,準確稱(chēng)量為C。用下式計算六號溶劑油的濃度:
  
  式中:X7——六號溶劑的濃度,mg/mL。
  m7——瓶和塞的質(zhì)量,g;
  m6——瓶、塞和DMA的質(zhì)量,g;
  m5——B加六號溶劑的質(zhì)量,g;
  0.935——DMA在20℃時(shí)密度,g/mL。
  4.8.3 儀器
  4.8.3.1 氣化瓶(頂空瓶):體積為100~150mL,具塞。
  氣密性試驗:把1mL己烷放入瓶中,密塞后放入60℃熱水中30min,密封處無(wú)氣泡外漏。
  4.8.3.2 氣相色譜儀:(帶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)。
  4.8.4 分析步驟
  4.8.4.1 氣相色譜參考條件
  4.8.4.1.1 色譜柱:不銹鋼柱,內徑3mm,長(cháng)3m,內裝涂有5%DEGS的白色擔體102(60~80目)。
  4.8.4.1.2 檢測器: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。
  4.8.4.1.3 柱溫:60℃。
  4.8.4.1.4 汽化室溫度:140℃。
  4.8.4.1.5 載氣(N2):30mL/min。
  4.8.4.1.6 氫氣:50mL/min。
  4.8.4.1.7 空氣:500mL/min。
  4.8.4.2 測定:稱(chēng)取25.00g的食用油樣,密塞后于50℃恒溫箱中加熱30min,取出后立即用微量注射器或注射器吸取0.10~0.15mL液上氣體(與標準曲線(xiàn)進(jìn)樣體積一致)注入氣相色譜,記錄單組分或多組分(用歸一化法)測量峰高或峰面積,與標準曲線(xiàn)比較,求出液上氣體六號溶劑的含量。
 。▓D略)
  4.8.4.3 標準曲線(xiàn)的繪制
  取預先在氣相色譜儀上測試管六號溶劑量較低的油為曲線(xiàn)制備的體底油(或經(jīng)70℃開(kāi)放式趕掉大部分殘留溶劑的食用油或壓榨油),分別稱(chēng)取25.00g放入6只氣化瓶中,密塞。通過(guò)塞子注入六號溶劑標準液(4.8.2.2)0、20、40、60、80、100μL(含量分別為0,0.02×X7……0.10×X7μg)。放入50℃烘箱中,平衡30min,分別取液上氣體注入色譜,各響應值扣除空白值后,繪制標準曲線(xiàn)(多個(gè)色譜峰用歸一化法計算)。
  4.8.5 計算
  
  式中:X8——油樣中六號溶劑的含量,mg/kg;
  m8——測定氣化瓶中六號溶劑的質(zhì)量,μg;
  m9——樣品質(zhì)量,g。
  結果的表述:報告算術(shù)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數。
  4.8.6 允許差
  相對相差≤15%。
  4.9 鎳(適用于人造奶油)
  4.9.1 原理
  樣品中的鎳用稀酸提取后,在強堿性溶液中以過(guò)硫酸銨為氧化劑,鎳與丁二酮肟形成紅褐色絡(luò )合物,與標準系列比較定量。
  4.9.2 試劑
  4.9.2.1 鹽酸(1+23):量取4mL鹽酸加水稀釋至96mL。
  4.9.2.2 石油醚:沸程30~60℃。
  4.9.2.3 檸檬酸鈉溶液(100g/L)。
  4.9.2.4 酚紅指示液(1g/L):稱(chēng)取0.1g酚紅用乙醇(20%)溶解后稀釋至100mL。
  4.9.2.5 氨水。
  4.9.2.6 丁二酮肟(C4H3N2O2)-乙醇溶液(10g/L)。
  4.9.2.7 三氯甲烷。
  4.9.2.8 氨水(1+10)。
  4.9.2.9 酒石酸鉀鈉溶液(500g/L)。
  4.9.2.10 氫氧化鈉溶液(100g/L)。
  4.9.2.11 過(guò)硫酸銨溶液(60g/L):臨用現配。
  4.9.2.12 鎳標準溶液:準確稱(chēng)取0.1000g鎳粉或0.4954g硝酸鎳〔Ni(NO3)2•6H2O〕溶于少量鹽酸(1+23),移入1000mL容量瓶中,并用鹽酸(1+23)稀釋至刻度。此溶液每毫升相當于100.0μg鎳。
  4.9.2.13 鎳標準使用液:吸取1.0mL鎳標準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,以鹽酸(1+23)稀釋至刻度。此溶液每毫升相當于1.0μg鎳。
  4.9.3 儀器
  所有玻璃儀器先用硝酸(1+1)浸泡4h,再以水沖洗干凈。
  4.9.3.1 電動(dòng)振蕩器。
  4.9.3.2 分光光度計。
  4.9.4 分析步驟
  4.9.4.1 樣品處理
  稱(chēng)取50.00g經(jīng)水浴上加熱融化的樣品,置于125mL具塞錐形瓶中,加30mL鹽酸(1+23),置80℃水浴中,加熱10min,趁熱置振蕩器上振蕩30min,再置水浴中待油層與水層分離后,倒入125mL分液漏斗中,靜置分層后,水層放入第二只分液漏斗中,油層再倒回原錐形瓶中,再加10mL鹽酸(1+23),置80℃水浴中,加熱5min,再振蕩10min,再置水浴中分層后,仍倒入第一只分液漏斗中,水層并入第二只分液漏斗中,棄去油層。
  4.9.4.2 去脂
  第二分液漏斗中樣品提取液冷卻后,加15mL石油醚,振蕩1min,分層后棄去石油醚。
  4.9.4.3 提純
  于提取液中加3滴酚紅指示液,5mL檸檬酸鈉溶液(100g/L),滴加氨水,使溶液由紅變黃再變紅后,再滴加2~4滴,使溶液pH為8.5~10,再加2mL丁二酮肟-乙醇溶液(10g/L),振搖1min后,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,每次5mL,振搖2min,合并三氯甲烷,置于50mL分液漏斗中,加10mL1∶10氨水振搖1min,靜置分層后棄去氨水,將三氯甲烷分入另一分液漏斗中,用鹽酸(1+23)提取2次,每次2.5mL,振搖2min,使三氯甲烷中的鎳轉入酸液中,棄去三氯甲烷,收集酸液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。
  4.9.4.4 測定
  吸取0,0.5,1.0,2.0,3.0,4.0,5.0mL鎳標準使用液(相當0,0.5,1,2,3,4,5μg鎳),分別置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,分別加鹽酸(1+23)至5mL。
  于樣品及標準管中分別依次加入0.5mL酒石酸鉀鈉溶液(500g/L),1.5mL氫氧化鈉溶液(100g/L),0.5mL過(guò)硫酸銨溶液(60g/L),混勻,放置3min。再各加入0.2mL丁二酮肟乙醇溶液(10g/L),加水至10mL,混勻。放置15min后,用3cm比色杯,以水調節零點(diǎn),于波長(cháng)470nm處測吸光度,繪制標準曲線(xiàn)比較。
  4.9.4.5 計算
  
  式中:X9——樣品中鎳的含量,mg/kg;
  m10——測定用樣品鎳的質(zhì)量,μg;
  m11——樣品質(zhì)量,g。
  結果的表述:報告算術(shù)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數。
  4.9.4.6 允許差
  相對相差≤10%。
  4.10 油中非食用油的鑒別
  對常見(jiàn)的三類(lèi)非食用油進(jìn)行定性鑒別。
  4.10.1 桐油
  4.10.1.1 三氯化銻-三氯甲烷界面法:取油樣1mL移入試管中。沿試管壁加1mL三氯化銻-三氯甲烷溶液(10g/L),使試管內溶液分成兩層,然后在水浴中加熱約10min如有桐油存在,則溶液兩層分界面上出現紫紅色至深咖啡色環(huán)。
  4.10.1.2 亞硝酸法:適用于豆油、棉油等深色油中桐油的檢出,但不適用于梓油或芝麻油中桐油的檢出。取樣品5~10滴于試管中,加2mL石油醚,使油溶解,有沉淀物時(shí),過(guò)濾一次,然后加入結晶亞硝酸鈉少許,并加入1mL硫酸(1+1)搖勻,靜置,如有桐油存在,油液混濁,并有絮狀沉淀物,開(kāi)始呈白色,放置后變黃色。
  4.10.1.3 硫酸法:取樣品數滴,置白瓷板之上,加硫酸1~2滴,如有桐油存在,則出現深紅色并且凝成固體,顏色漸加深,最后成炭黑色。
  4.10.2 礦物油
  取1mL樣品,置于錐形瓶中,加入1mL氫氧化鉀溶液(600g/L)及25mL乙醇,接空氣冷凝管回流皂化約5min,皂化時(shí)應振搖使加熱均勻。皂化后加25mL沸水,搖勻,如渾濁或有油狀物析出,表示有不能皂化的礦物油存在。
  4.10.3 大麻油
  取樣品和對照大麻油各10μL,點(diǎn)樣于硅膠G薄層板,此薄層板厚0.25~0.3mm,105℃下活化半小時(shí)。油太粘稠則用5倍苯稀釋?zhuān)龠M(jìn)行點(diǎn)樣,點(diǎn)樣量稍多一點(diǎn)約10~20μL。展開(kāi)劑用苯,顯色劑為牢固藍鹽B溶液(1.5g/L)(臨用配制)。當斑點(diǎn)和對照顏色及比移值相當時(shí)表示有大麻油。
  胡麻油、芝麻油和牢固藍鹽B也呈紅色,但在薄層板上比移值較小。
  4.11 黃曲霉毒素
  按GB/T 5009.22操作。
  附加說(shuō)明:
  本標準由衛生部衛生監督司提出。
   本標準由衛生部委托技術(shù)歸口單位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負責解釋。

發(fā)布人:2008/6/13 10:21:002667 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08/6/13 10:21:00 此新聞已被瀏覽:2667次